寶峰湖風景區整合多方資源,成立了梯瑪神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被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梯瑪神歌》作為這臺歌舞節目的創作題材。他們請來著明華人音樂家候德健,著名作家余華等“兩岸三地”的專家參與創作,綜合了音樂、舞蹈、文學等藝術形式,打造出一臺講述土家起源、演變、戰爭、生產生活等內容的大型山水原生態歌舞史詩實景演出。
多年來,張家界在不斷實施旅游品牌戰略,以文化提升旅游觀光的過程中,來自各方面的期盼匯成一種迫切的聲音:張家界需要一臺上檔次、有品位、能反映當地民族文化、風土民情的歌舞節目?!短莠斏窀琛氛婢把莩鲇蓮埣医鐚毞搴皡^和張家界梯瑪神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整合多方資源共同投資打造,以今年剛被收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土家百科全書《梯瑪神歌》來改編,記述了土家族起源、演變、戰爭、生產生活等所有內容,揉合了音樂、舞蹈、文學等多種藝術形式。著名華人音樂家——候德健,文學巨匠余華等“兩岸三地”的專家參與了節目的創作,選用土家千年祭祀神臺,《西游記》外景拍攝地——寶峰湖景區的瀑布廣場作舞臺,最終匯成一臺大型山水原生態歌舞史詩。
梯瑪神歌大型文藝晚會舞臺一角
為真實演繹出湘西土家的神秘歷史,《梯瑪神歌》兩百名演職人員全部選用湘西地區原生態演員,年齡最大96歲,最小6歲,幸存的幾位梯瑪大師被請到現場真實請神祈福;鬼谷神功的四十三帶傳人零距離展現絕技;在歐美多次舉辦過演唱會的苗歌皇后——龍仙娥;四上人民大會堂匯報演出的侗歌合唱團;被法國蜘蛛人羅百特稱為師傅的土家蜘蛛人等一批民間藝人也面對面獻藝。舞臺沒有主持人,全程貫穿原生態,整個節目分為《神之殤》、《神之韻》、《神之愴》、《神之天堂》四部分。近兩小時的傾情表演,把四項世界絕技,十三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有序的鏈接起來,一幅千年湘西土家的歷史畫卷渾然天成地得到展現。
實景演出選用了當今最頂級的聲光電設備,結合自然遺產內的黑夜、月光、煙雨等自然舞美來完美創作。于是,《梯瑪神歌》有了黑夜版、月光版,煙雨版三個版本。屆時,山峰的隱現、泉池的倒影、煙雨的點綴、竹林的輕吟、月光的披灑、瀑布的飛流都會加入演出,成為美妙的插曲。詩畫的境界正是利用月、煙、雨、霧、春、夏、秋、冬不同的自然氣候,創造出的無窮神奇魅力,使每一場演出都是全新的。那一刻,千年湘西的時空隧道將會開啟……
梯瑪神歌-苗歌飛遠
聲光之后,所有的煙塵散盡,我們發現:那些錦繡與華美所依存的,竟是一片如此圣潔的心靈:美麗張家界有了新的傳奇,神秘湘西從此更添神秘。
梯瑪神歌是土家族長篇史詩,它以“梯瑪日”儀式為傳承載體,世代口碑相傳,表現開天辟地、人類繁衍、民族遷徙、狩獵、農耕及飲食起居等廣泛的歷史內容和社會生活內容。唱述時有表有敘、亦歌亦舞,它以獨特、稀有的文化形式,凸顯出珍貴的文化價值,被譽為“研究土家族的百科全書”。梯瑪、土語,俗稱土老司,意為敬神的人。土家族一年一度的“調年擺手”敬神祭祀活動,都由梯瑪一手執掌,祭祀過程中梯瑪演唱的敬神之歌就叫“梯瑪神歌”。 梯瑪神歌的音樂旋律源于遠古土家部落的牛角號,而其舞蹈擺手舞源于古代巴人的“巴渝舞”。 梯瑪神歌淵源久遠,精深博大,它通過敘述土家族的起源、繁衍、戰爭、遷徙、開荒斬草、安居樂業、生產生活等,涉及天上地下、人間萬物、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甚至生命價值、哲學世界,它深涵著音樂、文學、土語、民俗等多種學問,堪稱土家族古文化的寶庫。它是土家族一部光輝的民族史詩,誰破解了它深隱的“密碼”,便可探出土家族歷史的千古之迷。
梯瑪神歌-歌舞升平
梯瑪神歌-大型土家族古裝節目
梯瑪神歌-能歌善舞尚武的民族
梯瑪神歌-不老的神話
梯瑪神歌-憾人的燈光音響
注釋:梯瑪俗稱土老司,意為敬神的人,土家族一年一度的“調年擺手”敬神祭祀活動,都由梯瑪一手執掌,祭祀過程中梯瑪演唱的敬神之歌就叫“梯瑪神歌”。